一、信息化道路上的思想启蒙与文艺复兴

很多年以前,西方国家对我们实行技术封锁,我们必须向他们付出高昂的价格去购买他们的产品和服务。2010年,我上大学,几个同学拉我出去创业,做个小商城,我记得在当时,只要一谈起做项目,所谓的系统架构全都是Dell、IBM服务器配Oracle数据库。我印象很深,当时Oracle数据库特别的贵,没有标准的报价,业务量越高价格越高,而且还按核卖,CPU多少核,价格就乘多少。我心想,Oracle这也太能赚钱了吧!就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件,凭什么收这么多钱,服务器贵也就罢了,毕竟这么大,几个小伙伴一起才抱得动,抱着服务器的感觉多踏实。Oracle凭什么?

后来大学毕业了,我看了阿里的《淘宝技术这十年》,颇有感触。阿里真是家了不起的企业,淘宝原本使用的是Mysql+php,后来业务壮大了,因为性能问题弃Mysql换Oracle。Oracle很贵,因为Oracle就是商业数据库中最好的。阿里巴巴还请了Sun的架构师去做大规模重构,弃php换java。无论是Sun还是Oracle,都是西方IT翘楚。2010年的时候我大三,当时和联通的项目经理聊天,说Sun公司的架构师请出来特别贵,1小时2000美金,人家答应了挂了电话就开始计费,联通请他们都要小心翼翼,避开上下班高峰,要堵在路上钱就白花了。淘宝当年的重构,肯定花了不少钱,但是那个时候他们别无选择,不得不花。那时候西方的IT巨头垄断了中国的IT市场。
《淘宝技术这十年》

就在前几个月,西二旗的甲骨文裁员了,上了新闻,很多猎头抢着去招人。我一点也不意外,现在连一些以保守著称的大型国有银行都完全实现了去Oracle化,Oracle在中国已经赚不到钱了。《淘宝技术这十年》里有这样的描述,淘宝的数据量太大了,大到已经没有任何商业方案可以满足了,当时Oracle的销售对阿里的人说:如果Oracle做不到,那么换其他任何数据库都不行,你们不用再去找别的供应商了。于是淘宝只得拥抱开源力量,弃Oracle换回了Mysql,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的自造数据库之路。

中国互联网成就的另一个缩影是12306,另一个拥有极高PV的网站,12306可以说是国有企业在互联网领域成就的代表。12306建设之初,咨询过很多IT巨头,当时新闻说IBM给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极高报价”,铁道部没有接受。铁道部旗下的铁道科学研究院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铁道研究院联合(外包)了太极股份,把12306做出来了,第一代12306的架构还是老套的J2EE+Oracle+CDN。结果大家都知道的,粗制滥造的12306被吐槽成是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不过12306并没有被人民群众铺天盖地的质疑所压垮,反而让高层坚定了决心,一定要把12306做好。现在的12306大家有目共睹,连候补下单这种本该属于“外挂”的功能都有了,虽然高峰还会抢不到票,但是和当年的第一代产品有了天壤之别,已经称得上是非常非常成功的产品了。现在的12306拥有自主研发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内存数据库。12306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有企业应有的生产力。自12306以后,很少听到哪个企业还在用Oracle了。

Oracle说他们是最好的商业数据库,但是他们无法应对淘宝的数据量,为什么?第一代12306花了很多钱买Oracle,为什么会被大家骂得狗血喷头?因为Oracle确实力不从心,他们在西方世界还没有遇到过这样大的数据,他们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需求。感谢IBM当年开出了天价,使得铁道部下定决心自主研发,中国人顺理成章的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内存数据库技术。从那时起,甲古文为代表的西方科技企业逐渐无法满足中国人的需求了,中国人真正自主研发的时代来临了。

为什么淘宝有这样的需求?为什么中国人有这样的需求?因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活力已经完全释放出来了。当世界经济衰退的时候,中国的经济依然在稳步增长,中国人的购买力充分释放,这就是需求的力量。中国人的需求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西方国家惊讶地发现,中国的互联网技术已经悄悄走在了世界前列。

二、工程师就是生产力

互联网技术只是中国技术进步的一个代表,基建、有色金属、重工业等等都随着各式各样的需求飞速向前发展。互联网技术是实体行业发展的催化剂,科技的进步不能只依靠互联网,实体制造业才是国家经济的基石。

港珠澳大桥建造过程中曾有这么个细节,当时我国并没有铺设海底沉管隧道的成熟技术,那时候全世界只有荷兰有这样的技术,于是我们奔赴荷兰,寻求技术引进。然而荷兰人自恃甚高,报出了15亿的天价,而且拒绝出售技术,只提供咨询服务。在后续的谈判中,更是对我们的工程师冷嘲热讽,拒绝还价。无奈之下,中国工程师们只得破釜沉舟,独立解决这个难题。海底沉管隧道铺设极其复杂,稍有失误就会酿成重大损失,尤其是人工岛与隧道连接处的“关键框架”,不成功,便成仁。经过漫长的实验和严谨的论证,我们终于用中国人巧妙的智慧破解了世界性难题。“关键框架”的铺设只用了一天,这样的高效率,如果用荷兰人的技术,无论无何都做不到。荷兰人听说我们解决了难题后,都惊诧不已。因为荷兰人的狮子大开口,让我们不得不自主研究,于是荷兰在海底隧道领域再也不是世界第一了。
align=“center”

为什么荷兰人会对我们攻克了难题感到惊讶?并不是因为他们瞧不起我们,他们发现我们解决难题后,表现出来的是由衷的敬佩。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技术真的很难,他们的报价高恰恰能说明他们的方案太复杂了,说明他们的技术方案实际上并不高明。为什么我们只用一天的工期就能解决难题?客观上来说,硬实力上,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大量的基建工程来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数据,是荷兰这样的小国难以媲美的;软实力上,中国的超级计算机技术已经领先世界,我们一天就解决难题并不是指工期只有一天,我们在最终施工之前,使用机算机反复模拟,搭建等比例模型测试施工方案,进行了半年多的专家论证,确保万无一失后才开始施工,最终才能一锤定音。

为什么中国人有这样的智慧?中国人的智慧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是因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解放了思想,解放了生产力。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不再为温饱而发愁,从而有了更多的精力来追求文化,探索科学。我们90年代开始普及大学生教育,于是现在我们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生群体,这些大学生当中,一半以上都是理工科专业。以2018年为例,中国大学生毕业生有840万人,其中理工科毕业生达到了480万。近20年来,我国培养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师队伍,工程师就是工人阶级,工人阶级代表着先进的生成力!这些工程师将是21世纪中国最宝贵的财富。

三、大产业链造就中国梦

21世纪的信息化社会,大国之间,技术封锁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人才交流和技术交流是无法阻拦的。想要靠信息保密来保护技术是不现实的,因为需求是普遍存在的,你明白的,我也能明白,你掌握的,我也能学会,无非是时间先后,技术有高有低的区别罢了。21世纪衡量科技竞争力的最关键指标是:产业链。为什么?因为无法落地的技术,终究只是科学家们的知识,无法形成竞争力。索尼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发出了U盘的单晶硅存储技术,但是苦于工艺复杂,无法进行大规模量产,只能被束之高阁。后来科技进步了,U盘可以批量生产,容量越来越大,价格越来越便宜,最终取得U盘发明专利的,却是一家后来居上的中国公司,叫朗科科技。现代科技越来越复杂,如果没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产业链,先进技术便很难落地,发挥价值。当年钱学森回国时,美国人问他,“你回到那里能做什么,难道去种苹果吗?”就是这个道理,没有工业基础,两弹一星光靠精神力量是造不出来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五代机搞了这么久还是半成品;乌克兰继承的大量武器装备基本上都被自己拆解干净了,瓦良格卖给了中国,航母设计师跳槽到中国,为什么?因为苏联解体后,当年苏联人穷兵黩武建设的军工产业链被各个独联体国家瓜分一空,不复存在了,令人叹惜。
align=“center”

产业链是综合国力的体现.通俗的说,产业链就是从原材料到用户终端产品的全套生产线。原子弹的原理我们大家都懂,初中物理书上就讲过,链式反应,很简单,但是原子弹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造。抛开政治原因,原子弹的原料是铀、钚,本身就是稀缺资源,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开采;铀钚提纯需要大型离心机,一般国家根本造不出来;如何把提纯后的铀或钚充分挤压在一起从而提高爆炸当量,在禁止核试验的今天,只能借助超级机算机进行模拟实验。这些都需要强大的工业基础,我们当年一穷二白的时候,为了建设核工业,配套建设了大量的军工厂,后来很多军工厂都陆续改制转民用,为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据说当年造浓缩铀的504工厂,还用离心机生产过雪糕。在美苏压力下坚持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国防需求是当时的第一大需求。国防需求推动了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推动中国建设了早期的产业链。
align=“center”

IT行业恐怕是产业链形成最晚的行业了,因为IT是新兴产业。但是IT行业发展非常快,从IT行业开始分工到现在只有短短十几年,在国内甚至还不到十年,现在IT行业的上下游产业分工与传统行业相比也毫不逊色。IT行业早期还只是传统的软件与硬件分工,而现在的IT行业已经细化到令人目不暇接,各类云服务、云平台层出不穷。很多IT厂商已经不再提供完整的产品,而是越来越专注于某一具体功能领域,例如客户管理、移动支付、应用安全,音视频服务等等。作为IT从业者,我的感触很深,2012年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们都能很轻松的掌握前端后台完整的开发技术,大家都可以自称“全栈工程师”,然而仅仅5、6年过去,软件开发过程已经变得非常细化了,开发人员不得不专注于某一具体的领域,在IT领域要做到技术全面发展几乎是不可能的了,所谓的“全栈工程师”现在已经非常罕见了。

产业分工的本质是整合资源,将效益最大化,产业分工形成了产业链,因此产业链的形成是市场化的结果。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绝对市场化的结果就是产业链逐渐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美国人借助美元霸权,向全世界播洒资本,从全世界吸取利润。习惯了通过金融优势“挣快钱”的美国人,在不知不觉中弱化了自己的产业链优势,穷得只剩下了钱。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得益于制度优势,成本优势,人力资源优势,慢慢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产业链。当5G来临的时候,美国人终于回过神来,于是贸易战开始了。

四、贸易战,绝不能放弃抵抗

align=“center”
美国为什么要扼制中国,逼中国放弃科技制造2025?因为中国科技进步的速度超过了西方人的想象,现在也许我们在某些领域离世界顶尖还有差距,但是西方畏惧了,西方的精英们已经不敢再无视中国的进步了。开革开放后的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稳定发展,即将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14亿人口,团结一致,迈步向前,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多么庞大的力量,无论哪个国家都会畏惧,因为无论哪个国家都凑不齐这么强大的购买力。

14亿人口购买力充分释放的情况下,国外百分之一用户的小众需求,放在国内也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有市场就会促使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了就会造就更大的市场。有市场就会产生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局面。一些尖端制造,尤其是高端医疗制造,将来一定会是以中国为主导,因为只有中国才有足够的人口和足够的需求,才会有资金来推动研发创造。中国的大产业链为科技创造提供了完美的温床,从这个角度看,5G技术在中国率先成熟,是顺理成章的事。中国有市场,有人才,有购买力,有产业链,中国一定会成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动力,只要外部条件允许,我们稳步向前,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然而,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或者说西方国家想象中的中国不应该是这样的。大约就在10年前,美国上映了一部大片,深刻的反映了西方人心目中中国的样子,那部电影大家基本上都看过,叫《2012》。
align=“center”
电影一开始就描写在西藏一个解放军官老爷坐在台上招募老百姓,这幅画面与整部电影格格不入,仿佛在西方人眼里,西藏或者说中国,还处在军阀统治阶段;接下来主角碰到看守的中国工人的时候,中国工人轻车熟路的带着主角从小路钻进了方舟工厂,仿佛中国人就擅长投机取巧一般;当人们开始登船的时候,剧中的人们感叹原来三峡大坝是方舟工厂的掩体,“只有中国才能造出方舟”,很多小伙伴觉得这时候终于提到了中国,很开心,其实不然,整部电影中发现地壳异常的是印度人,登船的是欧美人,出钱买票的是阿拉伯土豪,中国人呢?当苦力造方舟?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中国就应该是世界工厂,中国人就应该在富士康、伟创力这些血汗工厂里,按照欧美客户的要求去打工,世世代代为发达国家代工。在《2012》里,中国人造方舟,其实就是接了个代工的活儿而已,没有任何地位可言,中国对造出来的方舟没有任何权力。最后主角上船出现了困难,剧中有这么一幕,很多国家的元首依次表态同意开门,当时电影看到这儿我和几个小伙伴都很纳闷,很多都没听说过的国家都有元首站出来表态了,怎么还没有中国面孔呢?甚至还在想,电影会找谁来扮演中国的国家主席呢,我们认不认识呢?结果等了好久,一个外国演员站出来说:“日本和中国元首同意开门”,那一刻我特别难受,似乎在电影里中国就是凑数的,说到日本的时候才提了一下中国。《2012》上映到现在差不多10年过去,这些镜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这部电影当时炒作得特别火,我们一开始都以为这是一部世纪科幻大片,结果深深地失望了,剧中充满了对中国的偏见。也许西方人眼里的中国就是影片中的那样吧,西方人希望中国人给他们当苦力,任劳任怨,这就是殖民主义的传统思维。《2012》至今不过短短10年,中国就从印象中的“世界工厂”变成了科技沃土,创造中心,西方人难以接受,所以他们一厢情愿的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都是因为偷取了他们先进的技术。

特朗普天天把“中国窍取了美国的技术”挂在嘴边,我不知道究竟有没有窍取,国与国之间的谍报行动,我们普通人确实知之甚少。但我知道,美国明明就是在堂而皇之地偷窥中国的技术呀,隔三差五地扣压华为设备。我想说,一个小偷手段再高明,他也无法靠偷窍成为亿万富翁。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靠的是全力以赴、厚积薄发,怎么可能靠投机取巧,靠窍取技术?不要说是窍取技术,就算是正常的技术引进,如果不能消化吸收,光靠拿来主义,那充其量只能带来短暂的技术进步,不是长久之计。印度就是靠技术引进走捷径的典型。中国不一样,西方的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中国的需求了,Oracle衰落就是活生生的案例,有什么值得窍取的!西方人看不惯中国的科技进步,因为中国科技进步了,就不需要购买西方的产品和技术了。中国研究出了更实用的技术,开发出了更便宜的产品,发达国家就无利可图了。他们即希望拥有中国的市场,又牢牢掌握核心科技,这怎么可能?中国科技的进步,西方人不习惯也得习惯,不接受也得接受,否则就是战争,这是不容退让的。

align=“center”

现在的信息化社会,尤其是开源社区盛行的今天,已经很难形成技术封锁了。技术源于需求,你能研究,我也能研究。技术都是相通的,技术成果有相似性,因为需求有想似性。西方国家先发制人,他们更擅长借助专利手段来阻碍对手。众所周知,专利并不要求研发出成熟的产品,只需要“想象”即可。因此即使我们是自主研发,往往也会被西方提起专利诉讼,因为我们自主研发的东西他们很早就“想象”过,这样的“专利保护”对后来者是很不公平的,外国公司的很多专利诉讼官司显然在中国打不赢,于是美国人说我们的知识产权制度有问题,这也是本次贸易战的一个战场。

五、发展,永不止步

香港的游行示威,其实就是颜色革命,对西方来说,这只是一个手段。所谓的“藏独”、“疆独”都是如此,帝国主义反华之心不死。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那会网上还报道过有些省份有人集会游行,冲击政府,其实背后都有“民主基金会”的资金支持,现在这些事情在大陆都已经销声匿迹了。新疆、西藏也已经很久无大事了,大家都发展得很好。其实新疆、西藏资源丰富,只要政治安定,人民群众丰衣足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大陆安居乐业,严防死守,可以插手搞事情的也只有香港了。

align=“center”

我们以前的初中政治书上这么讲:“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其实那真的是中国人所期盼的。也许网友的形容更为合理:世界并不和平,我们只是生活在了和平的国家。西方国家特别擅长发起“颜色革命”,他们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成功”的实践。颜色革命像癌细胞一样,即使成功推翻政权,新成立的政权也会被下一轮颜色革命所推翻,国家会陷入持续内乱。“颜色革命”注定无法成功,究其原因,其实学过初中政治的人都能想明白,因为颜色革命的主体是落后青年,连小生产者都算不上,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注定无法带来真正的变革。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远的有利比亚、叙利亚、乌克兰,近的有吉尔吉斯斯坦、泰国,真的是太多了。颜色革命推翻当地政府的同时,都无一例外地破坏了当地的经济,使得原本相对稳定的社会分崩离析。社会分崩离析,国家战乱不断,当地人民群众的需求就只剩下了“生存”,这些地区很难形成稳定的市场需求,从而失去了科技进步的土壤,失去了发展的机会,这就是西方国家所希望的,也是殖民主义者的固有思维。

这些失去发展机会的国家,他们会在西方国家的“扶持”下建立新政府,这些国家也会出现一些优秀的人才,不断奋斗,成为了当地人眼中的精英,然而这些精英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他们一有机会便迫不及待加入到“幸福自由”的西方国家,成为西方国家统治自己国家的代理人,或是成为西方国家庞大统治机器下的一颗螺丝钉。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也是西方国家所惯用的。美国在100年前就知用庚子赔款公费留学来吸引中国的优秀人才,西方列强在颠覆和阴谋方面,经验太丰富了。

新中国建立之前的近代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反复革命的历史,早有义和团、太平天国,后有辛亥革命、护法运动,这些革命要么失败,要么被阴谋家窍取了革命成果,最终结果是中国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军阀割拒时代,外国列强纷纷扶持各路军阀做自己的代理人。新中国的成立,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改革开放的成果,来之不易,我们不能让任何人将它破坏。

align=“center”

我很感激,我生活在了一个了不起的国度,我是这个国家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过去的十年,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过去的十年,也是我自己快速成长的十年,我经历了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工程师大军中的一员。过去的日子,祖国为我们遮风挡雨,未来的日子,我们与祖国一路同行,不断前进,永不止步!